close


  妻子依尼·薩姆微笑著看著正在打饢的丈夫艾山·尼亞孜。
  天山網訊(通訊員王錦梁攝影報道)小伙艾山·尼亞孜的打饢小店就在大隊部斜對面,是我們常去的地方,坐在旁邊榆樹下的床榻上,聽過往的村民說說村裡發生的事,偶爾他的妻子會端上幾個油餅。
  6月18日晚飯後,我們又習慣性的走到打饢小店,他站在擺饢的架子旁,笑眯眯的盯著一摞摞金黃的饢。他拉我們坐下,有點激動的給我們講起了近期規劃。
  今年30歲的艾山·尼亞孜是新疆新和縣庫木庫勒村5組村民,有一兒一女,女兒卡迪莉婭6歲,兒子阿不都熱合曼3歲,4畝棉花是主要的家庭收入來源,一直與父母同住。
  3月中旬,訪民情時,他試探性的向我們發出求助,想在村裡開一家打饢店,但不知道開在哪,希望我們幫忙。
  這是我們住村以來,群眾反映的第一件大事,這個關係到今後工作的開展,必須要做好。我們與村“兩委”溝通瞭解周邊打饢的市場,最近的打饢店也在5公里之外,於是我們把位置確定在公路邊,又考慮到他家的實際情況,女兒上小學,上學前班的在兒子2012年一次意外中下頜骨折,鋼板固定需要照顧,於是我們把位置最終選在了公路邊的學校旁。
  我們與村“兩委”共同出面,協調學校旁的商店騰出了一間60平方米左右的店面,以2000元/年租了下來。
  經過半多月的裝修,4月初他的打饢小店開業了。他把第一坑的2個饢送到了我們辦公室。他說:“我想了好幾年的事情,你們幾天就幫我實現了,太感謝了。”
  時間一天天過去,艾山·尼亞孜的打饢小店生意也越來越好。每天早上9:00小倆口準時開始打饢。我們問起饢的銷連他有點憨憨的答道:“一天也就能賣200個”,這時,旁邊商店的女老闆熱汗古麗開口了:“最少吧,平常還有不少來找你加工的呢”,他撓撓頭有點不好意的笑了。
  他說:“以前從來都不敢想,現在有了這個小店,我也有想法了,上個月把兒子手術時借的錢還清了,下個月我準備帶兒子去檢查一下,希望今年能把鋼板取了,讓兒子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;計劃明年能住上自己的富民安居房。”
  一摞摞金黃的饢,給小伙艾力·尼亞孜插上了夢想的翅膀,追逐夢想的道路越來越寬闊。  (原標題:打饢小伙艾山·尼亞孜的夢想有希望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u07bujxa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